【公告】不定時更新

好像也荒廢太久了,久沒看書,覺得自己面目可憎了起來…
想試著翻譯些國外的雜誌或網誌文章,順便砥礪自己唸點書…
不定時放上,翻譯得很爛也請多包涵,翻錯的也請留言告訴我…
謝謝啦~

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

[專業] 徐世榮老師「限縮知識論述 重回保守年代」一文整理

前言
徐世榮老師是政大地政系教授,
多次為高普考地政類科土地政策科目擔任出題委員,
因此瞭解徐老師關心的議題及意見走向,
是琢磨土地政策一科答題技巧的方法之一。
由是,筆者試圖整理徐老師部落格上文章,
以觀察老師的意之所向。

昨日(3/8)徐世榮老師在部落格上發布了新文章:
限縮知識論述 重回保守年代
主要的引子是來自前日衛生署長楊志良先生說要告電視名嘴,
(老實說,我真搞不懂「名嘴」這個詞是什麼鬼東西,)
(記者就記者,什麼東西叫名嘴?)
這樣的行為甚至獲得了騜總統的認同與肯定,
(是說這位總統可不可以請他不要再挨罵了?)
徐世榮老師為此提出不少議論,發而成文。
文章中徐老師主要針對何謂科學、何謂專業提出疑問,
懷疑所謂的學者是否可為社會整體的公共利益發聲,
最後以尊重民間的生活知識、並且在制定公共政策時應予以尊重作結。

針對這篇文章,吾人可將徐老師的論述內容歸納成下述幾個重點,
可作為討論土地問題內涵民眾參與議題時之擬答方向。

一、社會問題並非單純可由科學方法解決
社會問題除了科學因素之外,往往尚涵蓋價值判斷的因素,
而價值判斷才是問題真正需要被定義、被放置的重點所在。
若社會問題無法排除價值判斷的影響,
我們便無法阻止各種利益團體及意識形態的介入,
從而也無法以單純的科學角度來解決此一問題。

二、公共利益由學者界定的理念應加以揚棄
工業革命時期,專業化被認為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,
而公共利益亦由學者專家予以詮釋及界定;
然時至今日,我們明白社會問題難以單純用科學理性的方法解決,
必須揚棄過去以學者專家為尊的理論,
參酌過去被認為是不理性的、知識形成中社會主觀認知的要素。

三、知識是來自社會主觀的建構,制定公共政策時應加以尊重
在多元的環境中,我們應該瞭解社會問題的因果體系,
而這個因果體系是由人們日常的生活經驗、社會的主觀判斷加以決定,
因此我們在擬定各種公共政策時,均應加以尊重。

結語
前文僅對考試擬答內容作整理,
不過徐老師本文乃在抨擊主政者以政治權力限縮輿論空間,
並掌握公共政策的決策權,
使社會走向保守、使人民喪失追求民主自由的權利,
筆者個人對此亦有所共鳴。
不過,對於騜與楊兩人,還是不要太抱期待為好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