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公告】不定時更新

好像也荒廢太久了,久沒看書,覺得自己面目可憎了起來…
想試著翻譯些國外的雜誌或網誌文章,順便砥礪自己唸點書…
不定時放上,翻譯得很爛也請多包涵,翻錯的也請留言告訴我…
謝謝啦~

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

[旅遊] 京都記憶(一):街道

去京都已經是過年時候的事了,只在筆記本下寫下了日記作為紀錄;這次我想把一些沉澱的心得還有與台灣的差異一點一點整理出來。
整理的方法基本上是用一些主題來進行,然後想到哪寫到哪。(笑)

首先第一個部份是關於街道。

PS.老實說我的距離感不是太好,所以寬度的部份大家就隨便看看吧~(笑)



一、人行道


大概因為同學的論文寫的就是關於人行道的設計,同時我們在京都的時候,因為是自助,所以多以步行搭配大眾運輸系統為主要的交通方式,因此,京都的人行道就成為我第一個注意的重點了。

以前我總是以為國外的人行道一定是又寬又漂亮的,有點像是高雄市的中山路上那種感覺。去了以後才發現,真是錯得離譜。

我們在京都的時候,住在四条通上的ヴぃラージ京都(Village Kyoto),附近就是四条大宮站,算是一個交通便捷的地方。但是看看四条通的人行道…(見上圖)

是的,就這麼窄,差不多只有兩米半而已,大概只能容納雙向各一條路徑而已;但是,這個人行道上不但有方向相反的行人和自行車,還有佈設了行道樹、路燈、電線杆等設施,兩米半的寬度,很難說已經足夠了。

當我們走在人行道上的時候,經常會遇到被後方的行人或自行車超車,之後又必須和對向的行人或自行車「會車」。雖然速度都很慢,是不至於發生「車禍」,不過我真的很好奇,「這樣的人行道,到底算不算是充足?」


甚至有的地方的人行道,大概連兩米都不到,像上面這張照片,大概只有一米半左右,而中央又佈設了電線杆,更詭異的是,僅僅不到十公尺的距離,就連續佈設了三個電線杆?!這樣的情形真讓我不知道人是要走在哪裡?(笑)

不過,這條路是在花見小路附近的一條比較小的路,或許是因為平日行人也不多,所以即使人行道狹小,也不至於太過擁擠吧?


相對的,在平日只限行人通行的花見小路,就很有西門町的感覺。

上面這張就是花見小路了,街道的鋪面都是這樣的石板地,沿街都是很有味道的歷史街屋,大部分都是一些店家,不過因為當時是下午時分,大概正是鋪貨的時間吧,有不少貨車正在出入;而路上的行人呢,感覺上應該也是以觀光客居多吧~(笑)


另外,四条通的人行道上一般似乎是禁止停放自行車的,所以像這樣的「自行車加強拖吊地區(我猜應該是這樣翻譯啦)」告示,還滿常在附近出現的;不過你以為日本人就真的這麼守規矩嗎?!其實也沒這麼誇張!偶爾還是有些人會在這些地方停放自行車的。尤其我們在祇園前花見小路附近,就經常看到很多像這樣隨處停放的自行車呢。(笑)



在大眾運輸導向規劃當中,往往強調人行空間的重要性。我常常會有個印象,總覺得人行道一定要越大越好。甚至因為人行道上往往還需要佈設公共設施,像是電線杆、電箱、路燈等,設施空間加上步行空間,若還要再加上自行車的車行空間、再考量與週邊建築與道路的相對關係,那麼人行道到底要多寬才足以讓人感到舒適呢?五米?六米?

在大眾運輸發達的京都,人行道大約是兩米半。但是在住宅街道中,雖然並無特別設置人行道,但卻幾乎只有行人在其上穿越,其道路寬度大約是四米。

人行道,到底應該要多寬呢?


二、車行道路



我算是第一次出國,(如果「回歸祖國」不算的話(笑)),所以是第一次看到「國外」的馬路。很驚奇的是,原來京都的馬路也並不大條,連一個中正路都不到。

這條路大約是在壬生通與後院通交界一帶的附近,當時我們正在找旅館的位置,我就隨手照下了第一次看到的京都的馬路。

雙向兩線道,寬度看起來頂多只有十五到二十米,而且沒有機車道;甚至,路上的車子看起來也並不多。


至於上面這張則是四条通到八坂神社前的道路。四条通比壬生通稍寬了些,是雙向四線道,到路口的時候會多劃設一個右轉車道(因為日本是右駕靠左行,所以右轉會另設車道,就像台灣有左轉車道一樣),不過也沒有慢車道。而汽車的數量呢,根據我的經驗,每次停紅綠燈的時候,大約會有五輛車停下來,這中間往往還夾帶一至二台是計程車;至於機車,幾乎是很少出現,以至於等我回台灣之後,才發現我完全沒有照到任何一張機車騎士的照片,連日本機車騎士需不需要戴安全帽都搞不清楚。


雖然馬路上的車道數並不多,不過公車還是有專用道的。這點也充分表現了京都對大眾運輸系統的重視。比較奇妙一點的是,公車專用道,同時也是計程車和機慢車的車道,和台灣完全是公車使用不太一樣。(不過正如同照片上照到的,前面那台車可是一台小貨車呢…XDDDD)


從我們所住的ヴぃラージ京都的房間窗戶,向外可以看到四条通的車行狀況。這是早上大約是上班時間拍到的景象,路上的車子即使是在應該是交通繁忙的上班時間相較於台灣的車流,依舊是如此稀疏…


不過或許是由於自有汽機車的不普及,所以大型商旅前有整排的計程車可供搭乘,司機都穿著制服站在車子旁邊(所以這張照片我是裝作在照人行道而照下的~照得很心虛呢~(笑)),同時輔以便捷的巴士公車以及地下捷運系統,形成相當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,連初到京都自助、語言又不太通的我們,也不會感到不便。

車行道路,在大眾運輸導向的規劃上,是倡導縮減車道,並規劃公車專用道的。這些特色京都的道路都有,同時,街道上的汽機車是真的很少。這點讓人相當驚訝。我一直以為,越是發達進步的國家,大城市中的汽機車應該是更多的。但是很顯然的,可以不是如此。但是即使不使用汽機車,交通卻仍十分便利是不是可以達成的呢?以京都大眾運輸工具的密集度來說,我想,並不會比台灣不便太多的。當然啦,偶爾有些地方還是很需要私人運具的。像是在比較郊區的嵐山,私有客車就明顯比京都市區內多得多了。


三、住家巷弄


在台灣,一般住宅的巷弄大約是六米到八米,若是四米的話,則是屬於僅供人行的道路了。而在京都,像上面這張照片是在四条通旁的住宅巷弄,看起來大約也是四米到五米左右,算不上是寬。不過,這張照片上比較無聊的一點是…


其實這裡也是禁止停放自行車的啦!!XDDDDD


這張照片我記得應該是在大宮通往五条通附近的巷子裡所拍攝的。當時正是上班上學的時間,在這樣的小巷弄裡依舊是幾乎沒有汽機車的情形,而行人更是一致的靠左,好像小學生排路隊一樣的前往車站搭車,看起來有種令人難以理解的整齊感。XD


四、景觀道路

所謂的景觀道路,就是在一些特殊路段作特別美化,營造一個優美景緻的路段(像這樣的概念,就是為了營造一個讓人喜愛的都市,吸引居民樂於居住在城市當中並引以自豪的一種手段)。像這樣的路段,台灣有的地方是稱作景觀道路,有些地方則是以園道來做。像在台南市的東豐路,就是一條相當漂亮的園道,經常有不少人在路邊取景拍照;另外在一些風景區,也會做一些景觀道路來吸引觀光客。




而在京都,像哲學之道週邊地區,就是一個環境美化地區。哲學之道本身除以哲學之父的散步路線為名之外,又以關雪櫻著名,路旁栽種許多櫻花,伴著琵琶湖疏水道,是一條景緻相當優美的步道。


另外,在古都京都,有不少地方都被劃作「歷史特別風土保存地區」而加以保存,尤其在清水寺一帶的二年坂、三年坂,就是一條相當有名的景觀道路。在這些地區,不僅僅是道路而已,而是包括整個地區的建築群都受到保護,維持歷史的風貌,而得以保存舊時的氛圍,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。


當走進這樣的地方,你甚至會懷疑自己究竟身處於什麼樣的時光?尤其當路旁又走過一群漂亮的和服美眉,或是一對身著舊式日式服裝的小情侶時,我甚至以為是不是一回頭,就會遇見一個浪人打我身邊經過?




這是在嵐山的桂川旁,同樣也是屬於歷史風土特別保存地區,整個街道都有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。不僅是做街道的美化,甚至整體保存優美的區域風景,塑造令人嚮往的整體環境,更能達到讓居民樂於居住於城市中的目的吧…

因此,都市設計若沒有搭配建築設計的規範,細緻的加以對設計進行管制,就沒辦法達到真正美化環境的目的。讓我們回想一下優美的東豐路:南側是廢棄的宿舍,北側則是新舊交雜、巷弄狹小的建築群,空有美麗的道路,兩旁卻沒有建築的搭配;再讓我們回想一下古色古香的安平老街,有著具有歷史感的特色建築,卻面臨拆除的危險,而外側道路也未有配合的設計,街道與建築群是兩個不同的主體,無法融合成為完整的整體。


不知不覺寫成智慧型成長管理的概念了…算是因為最近比較有讀書嗎…?
在我的京都記憶中的京都街道,與台灣街道有著類似但又相異的各種風貌。以前只存在於書本上、電視上、別人口中的「國外」,我第一次親眼見證並感受他們與我所習慣的環境的差異。讀萬卷書,不如行萬里路。我一直想試著實踐這句話。

然後,透過不斷回憶與咀嚼,慢慢拼湊出來,我的京都記憶。

沒有留言: